今天是:

关于开展2025年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8-29浏览次数:10

院部、继续教育学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我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25 年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2593号)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教学成果的引领激励作用,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151号)和我省教学成果奖励有关规定,我校决定开展2025年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

教学成果奖授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成果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反映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取得的新成果,代表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成果内容主要包括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构建“大思政”“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育人格局,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卓越拔尖人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四新”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关教材,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智能化,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构建终身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社会,探索学习成果存储、认证、应用以及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

二、成果要求

 (一)申请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应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奖励。已获得过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的获奖成果,在内容基本相同或没有特别创新的情况下不得重复申报。

(二)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区域产生重大影响。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创新,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省内产生较大影响。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教育教学理论或者实践的某一方面有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

(三)成果应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成果一般应经过不少于4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四)成果主要完成人应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作出主要贡献。成果主要完成单位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中作出主要贡献。成果主要完成人单位发生变化的,以成果实施过程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单位为准。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可联合申请。完成单位或个人跨地区、跨部门的,应向成果主持单位或主持人所在高校提出申请并在双方星空在线注册(中国)官方网站-注册登录公示。

(五)推荐现任校领导(以申报时间为准)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数量不得超过所在单位推荐成果总数的20%(单位推荐数量不足5项的,可推荐1项)。

三、申报要求

(一)做到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双把关。各院部要做好对推荐成果主持者参与者的资格审查,确保政治过硬、师德表现过硬。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各院部要将通知要求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参与。

(三)申报材料实行网上填报。请各推荐单位于2025年8月20日至9月8日组织各成果申请人,通过星空在线注册(中国)官方网站-注册登录质量工程项目云服务管理系统 ,按要求进行网上申报。2025年9月8日前各院部将本单位有关材料报送教务处。纸质材料包括推荐成果汇总表和推荐的各项成果纸质材料(每项成果一式两份)。

为保证成果主要完成人信息正确无误,请各院部、申报人仔细核对,保证汇总表、申报书封面与申报书中的主要完成人的人数、人名信息完全一致。三者信息如不一致,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不予受理。

四、奖励名额                                   

我校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教学成果奖限报5项,其中特等奖限报1项;继续教育限报1项。

 

附件:1.2025年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doc

           2.2025年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本科和继续教育)申报基数表.xls

          3.2025年省级教学成果奖(本科和继续教育)推荐汇总表.xls




教务处

20258月19